郾城区交通运输局:开展交通运输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 为失信企业“重新启程”筑路架桥
2024年以来,郾城区交通运输局聚焦“信用交通”建设,扎实开展交通运输领域诚信缺失问题专项治理活动,持续优化信用修复服务,精准开展信用修复指导,为运输企业“纠航蓄能”,助力经营主体重建重塑信用,激发市场活力、有效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营造了安全和谐有序的交通运输市场环境。
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交通运输行业诚信热点问题日益突出。货运企业存在车辆路面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屡禁不止,安全生产隐患整改不力等问题,这些问题亟需通过专项治理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提升服务质量。郾城区交通运输局深入开展交通运输失信问题专项治理,维护正常道路运输秩序,规范交通运输行业诚信经营。营造了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的交通运输市场环境,为深入推进交通运输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信用排查,建立良性机制。我局主动与区信用办沟通,借助河南省公共信用信息评价结果运用,结合货运管理、安全生产等日常监管情况,对辖区内74家运输企业逐一进行排查摸底,重点突出近一年内受到3次以上行政处罚的“两客一危”企业及近一年内因违法超限超载受到3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重型货运驾驶员。经过摸底梳理,共涉及治理的交通运输企业共有28家,失信记录54条。确定治理对象名单,建立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台账,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相关股室和责任人。建立专项治理周通报月汇总机制,及时掌握治理工作进展情况。
(二)强化信用宣传,营造诚信氛围。区交通运输局执法人员通过入企执法检查、路面定点巡查等方式,做好诚信宣传教育工作,加强诚信教育宣传引导,营造诚信社会氛围。同时,利用入企进户宣传、发放宣传单、“面对面”政策讲解等多种形式,围绕“信用交通”“红黑名单”“失信企业如何修复信用”等相关内容,引导企业正确关注自身信用,提高诚信力,不断增强群众对信用交通的体验感、认同感,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信用交通建设的舆论环境。全年共开展诚信宣传活动9次,召开企业代表座谈会2次,对70余家次企业和300余人次进行了信用交通专题宣传。同时,全年共在省市等各类媒体发表信用体系建设宣传信息16篇。其中,10月份《郾城区交通运输局走访调研严重失信企业信用修复工作》被信用中国(河南漯河)录用。
(三)强化正向激励,施行联合惩戒。区交通运输局对于失信企业和从业人员,采取降低质量信誉考核等级、公开曝光、联合惩戒、记分列管等治理举措。同时,对于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重大隐患,采取挂牌督办的方式督促整改。信用考核等级良好的企业,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事项中提供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简化程序、优先办理等便利措施。对考核结果不够理想的企业实施重点监管,指导督促企业完善企业质量管理,确保责任落实。约谈相关企业负责人,充分应用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督促企业整改,并履行相关义务。据统计,全年共有30余家货运和维修企业在办理业务中享受联合奖惩带来的便利。
(四)强化修复指导,推进信用重塑。送政策到企业,让“坐等申请”变“主动提醒”。优化信用修复服务,推行业务股室干部分包企业的办法,主动开展失信市场主体信用修复指导,为企业提供信用修复流程指南,帮助企业了解信用修复政策和掌握信用修复具体操作方法。按照《信用中国修复流程指引》,根据行政处罚次数和失信程度的不同,“先易后难”分批次分阶段完成修复。先后开展了2批治理活动,召开2场信用修复培训会,分2批到5家企业进行现场信用修复指导。其中针对2家被责令停产停业企业的信用修复工作,先后2次到企业现场指导,多次与市交通运输局业务股室沟通,局信访法制股股长及工作人员陪同带领该企业负责人到市交通运输局办理手续,2家企业的信用修复申请最终通过,行政处罚信息也已终止公示,企业负责人表示对区交通运输局的指导工作很满意。
三、取得成效
通过专项治理行动,全区交通运输领域企业信用修复已基本实现了企业自主完成,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诚信意识,提高了企业管理人员信用认知和信用管理能力。营造了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交通运输信用环境,同时规范了全区交通运输从业企业和从业人员依法诚信经营行为,增强了遵规守法经营、文明诚信经营意识。
四、经验启示
郾城区开展交通运输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取得好的效果带来了几点启示。一是立足后疫情时代和当前经济形势,将失信专项治理工作作为稳经济大盘、保市场主体的有效举措,通过创新工作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不断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主体信心。二是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开展专项治理,既提升了市场主体诚信意识,更体现了当前形势下政府部门主动作为、服务企业的责任担当。三是推动服务企业发展。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和命脉,通过失信治理,进行信用修复恢复企业诚信之身。就是给企业“蓄能谋出路”,有助于提升社会信用体系的整体质量,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请进行滑动验证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