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失信专项治理 >> 新闻详情

新乡市多举措推进失信行为治理 推动社会诚信水平持续提升

发布时间:2025-04-29 | 来源:信用新乡 | 专栏:
分享到:

为构建“知信、用信、守信”的社会环境,新乡市大力开展高频失信和严重失信行为治理,健全“数据监测-动态预警-联合惩戒”全链条治理机制,通过精准施策、分类治理、长效管控,全面推动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高频失信治理:双轨模式阻断失信增量

针对交通、环保、市场监管等行政处罚集中领域,新乡市创新推行“信用修复+源头管控”双轨模式。一方面,指导行业主管部门建立信用修复“快速通道机制”,通过线上开设政策解读专栏、线下一对一辅导、印发信用修复指南等“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明晰修复流程、完善整改措施。另一方面,督促各级各有关部门建立“重点关注名单+高频失信提示”预警机制,对三年内累计8次以上行政处罚企业实施动态监测,通过电话提醒、上门督导等方式,帮助企业建立信用管理制度。新乡市红旗区某运输公司被累计行政处罚数十次,其中大部分属于跨省市区域处罚,区信用工作人员主动与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等地有关部门对接协调出具修复材料,高效帮扶修复74条。截至目前,全市高频失信主体由去年60家降至41家,累计行政处罚量同比减少297条,重点领域失信发生率下降30%。

严重失信治理:分类施策破解执行难题

围绕国家推送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推动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构建“退出-帮扶-约束”三级分类治理体系。对破产清算、主体注销等的经营主体,协调各级法院开通“绿色退出通道”,实现“应退尽退”。对有修复意愿的企业,指派信用专员全程对接,指导其完成债务清偿、合规整改等修复要件,新乡市长垣市运用网络查控、司法拍卖、悬赏执行等多种执行措施,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财产的查找和处置力度,高效清理严重失信主体265家。对拒不履行义务的“失信钉子户”,实施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惩戒,在融资授信、招投标、资质审批等领域限制准入,敦促失信主体主动履约。目前全市2248家严重失信主体均纳入分类治理台账,治理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

长效失信治理:多措并举巩固治理成效

为持续巩固治理成效,聚焦新增失信主体管控、跨区域协同修复等治理难点,新乡市出台减存量、控增量各类举措。一是建立信用监管“动态体检”机制,推动各级各有关部门对严重失信企业实施动态信用评估,根据风险等级调整监管力度,实现“精准画像、靶向监管”。二是严把失信主体“准入关口”,提醒各级有关部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审慎将有关主体纳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或对有关主体作出行政处罚,有效控制各类失信主体增量处罚和失信名单纳入程序,从源头控制失信增量。三是深化信用宣传教育,通过诚信企业评选、信用修复进园区等形式,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社会氛围。

信用新乡 | 2025-04-29

请进行滑动验证

x